《银翼杀手2049》(Blade Runner 2049)(完整专题)将于10月6日登陆北美院线,11月10日登陆中国大陆院线,相信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,进电影院之前,一定要补一下原作。毕竟在1982年上映的《银翼杀手》已经过去了35年!但是,问题来了,我们曾提到,因为电影公司的介入,在1982年电影院上映的版本,并不是导演Ridley Scott最中意的版本,更奇葩的是,在多年之内,这部电影竟然有多大5个版本,且有些结局都不甚相同。

这五个版本分别是:

  1. 1982年,剧场版(116分钟):只在美国地区的影院上映,没有发行过录像带。

  2. 1982年,国际版:1993年之前发行的所有录像带,都来自这个版本。

  3. 1992年,导演剪辑版(116分钟)

  4. 1982年,原始工作版(Workprint Version)

  5. 2007年,导演最终剪辑版(117分钟)(The Final Cut)


在2007年发行“导演最终剪辑版”的时候,曾经发行过一套“终极收藏版”,这五个版本都收录在其中。关于这五个版本的具体区别,我在这里引用铁粉的一篇分析

关于1982年“国际版”与“剧场版”的区别:

  • Batty杀死Tyrell时,是将拇指抠进后者的眼珠,国际版中有更直观的血腥镜头;

  • 当Pris暴打Deckard的时候,国际版中有抠住后者的鼻孔拎起来的野蛮镜头;

  • Deckard开枪打死Pris的镜头加长了,国际版总共开了3枪,也比剧场版有更多Pris临死时乱踢乱叫的场景;

  • Roy将钉子扎过手掌的镜头有完整表现;

  • 在最后日落的场景中,Dechard与Rachael都出现在镜头中,剧场版是没有的。

关于1992年的“导演剪辑版”:

  • 删除Deckard的所有独白;

  • 当Deckard弹钢琴的时候,加入一段12秒钟的独角兽影像;

  • 剪掉国际版中添加的暴力血腥镜头;

  • 剪掉“大团圆结局”,电影在电梯门关上的时刻结束;

  • Deckard在面摊等座位时,虚拟广告条的时间延长了,以填补剪掉独白的空间,还增加了一句广告词。

关于1982年的“原始工作版”:

  • 影片开头的场景采用不同的镜头调度,不是其他版本的对Holden眼睛的特写与拉远,而是仿“空中飞车”的视角对Tyrell Corp.公司大厦逐渐拉近的镜头;

  • Deckard在“白龙吧”(The White Dragon)点的食物能在镜头中看到了,而不是像其他版本一样只听到菜名;

  • Dechard在“白龙吧”等座时没有独白,但也不像1992年导演剪辑版那样改动了背景广告条;

  • Deckard弹钢琴的时候,没有插入独角兽的影像,也没有背景音乐,这段收录的,也都是Harrison Ford本人在拍摄时现场弹奏的音调;

  • Deckard与Rachel共处一室时,没有所谓“爱的旋律”伴奏,之前场景的配乐到这就不再继续了;

  • 这个版本在Roy濒死时,有一段全片唯一的独白,不同于1992导演剪辑版的完全没有独白,但独白的内容却又与影院版不同。

关于2007年的“导演最终剪辑版”:

  • 删除了部分镜头,例如Deckard就不是读着报纸出场的;

  • 新加入了Captain Bryant的独白,用来描述Leon的工作;

  • 酒店经历为Deckard和Leon打开门时,嘟哝了一句“Kowalski”;

  • 全新的独角兽片段;

  • 新的关于洛杉矶街景的片段;

  • 国际版中额外的暴力片段又被加了进来;


到底要选择哪个版本呢?似乎“导演最终剪辑版”是不二之选。我们来听一听《银翼杀手2049》的编剧Michael Green如何回答这个问题?他在接受《io9》的采访时,别问到 —— 在编写剧本时,到底选择了哪一个特定的《银翼杀手》的版本出发?他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:

不,从故事中交织出主观性的对象,是这个电影非常棒的概念之一。寻找真实性不仅是角色的旅程,也是观众的旅程。所以,要发展一个具有潜力的续集,就是认同这些要素在剧本主题中是最重要的。在这之后,就必须要去挖掘出每一个参与这部电影人的热情,我问了Ridley Scott和Denis Villeneuve,我也必须要跟Denis争辩,他尊重所有的意见,因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。观众经常会问,“如果没看过这部电影,该选择哪个版本?”,我说最简单的答案是 —— 今晚就能看到的那一个。

事实上,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。这些版本都有各自有趣的地方,但很可惜的是,有些人告诉我他们还没有看过《银翼杀手》,是因为害怕看到“不对的”版本,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,因为各种版本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。但同时,也因为这些不确定,你正在进入《银翼杀手》的剧情当中。


评论
热度(10)

重新解读流行文化。

© 升级 | UPDATES | Powered by LOFTER